搜索结果: 共找到4,636条关于 趣味物理 的信息

全部4,636个结果中的第1-10条 用时0.031秒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次声波的应用

次声波的应用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,并逐渐广泛地被人们所重视。次声波的应用前景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:(1)通过研究自然现象所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的机理,更深入地研究和认识这些自然现象的特征与规律。例如,利用极光所产生的次声波,可以研究极光活动的规律。(2)利用所接收到的被测声源产生的次声波,可以探测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人的发声原理

人的发声器官在喉头,由声带、软骨韧带结构的支架、控制声带位置和张力的肌肉群组成。肌肉的活动由神经来支配。声带位于人体喉腔中部,是附着在内壁上的肌肉组织,并呈瓣状,表面覆以粘膜,具有一定的弹性,是发声器官的主要组成部分。两声带间的开口(矢状裂隙)为声门裂(俗称声门)。从气管经喉头、咽部至嘴和鼻孔的管道;...

趣味物理学促使中学物理课更加生动有趣

潜力才能更多被挖掘。物理教学应该多些《趣味物理学》里的时间放大镜永动的时钟声音的怪事等小故事,激发兴趣,物理才不会冷。同时,学生和家长也要明白,人生是一场马拉松,拼进大学不是终点,未来跋涉要有兴趣热情为伴,才能走得更远。【我要纠错】责任编辑:萝晓黑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趣谈水的几个物理特性

。当第二年春天到来时,上升的气温会熔化掉浮在水面上的冰,水又重新回到流动的液态。试想一下,如果水没有这一特殊的物理性质会是什么样的结果?上面的水结冰后往下沉,涌上来的水又结成冰,如此反复,最终是一条河或整个湖都变成硕大的冰疙瘩,水中的生命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了。果真如此,生命形式是否还这样丰富多彩也就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“跳跃”

1921年5月9日,莫斯科近郊发生了一次大爆炸,据调查在半径70公里范围内,人们听到爆炸声,半径70公里至160公里的范围内,人们却什么也没有听到,但从半径160公里以外一直到半径300公里的远方,人们又能听到爆炸声,为什么声音会绕过中间这段区域呢?研究发现声音在空气中爱挑温度低、密度大的道路走,当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空气传声科学探究“三步曲”

在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声现象的教学中,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呢?本人从研究空气传声入手,设计了三个探索性的实验。通过实验使学生对空气能够传声获得了深刻的认识,并且向学生直观的展示了空气传声的过程,效果不错。下面我把这三个实验记录下来,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。一、音叉实验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阿基米德能举起地球吗

给我一个支点,我就能举起地球。相传这是古代发现杠杆原理的力学家阿基米德说的话。我们在波卢塔克的书里读到:有一次,阿基米德写了一封信给叙拉古国王希伦,他同这位国王既是亲戚,又是朋友。信里说,一定大小的力可以移动任何重量。他喜欢引用有力的证明,补充说:如果还有另一个地球的话,他就能到上面去,把我们的地球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怎样用不等臂天平称物体的质量

如果天平的两臂长不相等,还能用它来称物体吗?可以。下面向你介绍几种方法。1.恒载量法:在天平左盘中放一个比待测物体质量大的物体(但不要超过天平的称量),右盘加砝码,直至平衡;然后把待测物体放入右盘,再从右盘中取砝码(记下数量),直至天平恢复平衡。此时从右盘取出的砝码值就是待测物体的质量。或者在右盘中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声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

的。4测量距离现象:前面如果有一建筑物或高山,对着高山大喊一声,用表测量发出声音到听到声音的时间,利用声速就可以测出我们与高山或高大建筑物理的距离。原理: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产生了回声。5看病现象一:听诊器原理: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,如:心肺、气管、胃等发生病变时,器官发出的;...

初中趣味物理知识: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估测液体的密度

利用物体的沉浮原理估测液体的密度,在我国的宋、元时代已经开始。根据有关文献记载,密度的测定主要是和古代的制盐业密切联系的,即由于估测盐水的需要,发展了液体密度的测量技术,为晒盐业提供了条件。11世纪,古人姚宽在台州做官时,为了检查盐商是否舞弊,他首创了一种简单的估测盐水密度的方法。选用体积大体相同,;...